劳动教养的最终目的是教育挽救违法人员。嘉兴市劳教所以让学员掌握一技之长、促进回归就业为重点,抓好教育挽救工作。该所5年来先后有1086名劳教人员获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技能初级证书,占参加培训人员的99.1%,打好了回归社会后就业的基础。 2003年起,嘉兴市劳教所在全省劳教系统中率先推出了“半天学习、半天劳动”的校园式模式,对劳教人员开展政治、文化、技术的“三课”教育。目前,技术课已占全部课时的25%。为帮助学员解教后增加就业机会,该所根据就业前景、劳教人员的特点及择业意向,先后开设了横机、电脑、烹饪、推拿等项目,每天用半天时间让劳教人员边习艺边学技能。在师资上则采取“请进来”的方式,请老师到所里讲课,并请市劳动局为学员进行技术认证。四川籍学员李某在劳教所组织的横机培训中练得好手艺,解教后被濮院一羊毛衫厂聘用,月薪1500多元;一年后,他买了几十台横机,做起了老板。平湖人王某解教后办起了一家私企,目前生意非常红火。据介绍,像他们这样在解教后顺利走上就业、创业之路的人,比比皆是。 看到一批批劳教人员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,嘉兴市司法局副局长兼劳教所所长单国强感到十分欣慰,他说,持证解教就是让劳教人员在解教时,能带着在所里学得的一技之长回到社会,靠技能开始新的生活;今年,“我们要全面推进持证解教工程”。 今年上半年,嘉兴市劳教所已对102名学员进行了技能培训。除开设缝纫培训班外,该所还与一篷布厂初步达成意向,厂方答应让获得技术的劳教人员在解教后到该厂就业。此举为劳教人员的就业推荐打开了一条渠道。“今年,我们不只是停留于‘多持证’,还将建立劳教人员就业指导中心(站),联合劳动部门举办特殊招聘会,帮助劳教人员更快实现就业。”单国强说。 |